最近,全球金融格局正在区块链和稳定币的推动下悄然重塑,美国率先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,试图将美元霸权进一步延伸至数字货币世界,而几乎在同一时间,香港也快速跟进相关法案——这不是巧合,而是一场早已布局的金融高地争夺战。
如果我们还认为 “区块链是虚的”、“稳定币就是炒币”,那恐怕我们将再一次错失历史性的机遇。
美元霸权之所以能持续至今,正是因为它不断寻找新的锚定物和流通场景:从黄金到石油,再到如今的链上美元稳定币。
美元霸权的根本,在于它找到了全世界都必须依赖的 “锚” —— 先是黄金,后是石油。你需要美元,不是因为喜欢美元,而是因为你需要买石油、买大宗商品、进行国际贸易(包括向中国购买商品)。
而中国,正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。我们生产了全球近 30% 以上的工业制品,从电子产品、新能源汽车到日用消费品等等,中国制造几乎遍布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和供应链,这意味着什么?
这意味着我们完全具备为人民币赋予实物商品价值的能力。
如果我们能推出的人民币稳定币,通过锚定 “中国制造的商品”,那么这种币就不再是凭空发行的信用货币,为了打倒美元霸权,我们甚至可以在这个基础上,通过追加人民币稳定币对黄金有条件的锚定,在这种双重背书叙事下,这会使得我们的稳定币更有竞争力,通过这种具备实际购买力支撑的 “商品货币”,这正是破解美元霸权的关键。
再谈谈如何实现对黄金的有条件锚定,我的想法是,通过 T+n 机制来实现防止挤兑,也就是说,任何用户申请兑换黄金时,系统并不会立即兑付,而是按照申请时间序列,在n个工作日内完成,n可根据系统储备充足程度动态调整:
当申请数量小,n=0,近乎实时兑付;
当申请量激增,系统自动延长兑付周期,例如 T+5、T+10、T+30 甚至更长。
在这个过程中,实际上若某国想通过挤兑的方式来破坏人民币稳定币,将变得成本非常高甚至是得不偿失的,这也意味着他得先把大量资金 0 利率质押给我们 T+n 的时间,同时 T+n 机制保证了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应对任何挤兑危机。
有了上面的方案,还不足以发行人民币稳定币,因为目前面临的问题有几个,一个是可能导致的资金外流,第二个就是人民币稳定币如何快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,由其是现在美元霸权仍在的情况下。
对于第一个问题,我们可以采取从外到内的方案,具体而言就是说,先在香港和国外实行人民币稳定币发行和推广,当外圈人民币稳定币执有数量远大于国内时,再让其流入国内,当内外平衡时,则已经达到了我们最终想要的目的,已经在全球流通,这个时候就不必担心外流兑换成美元或其它货币的风险。
若不这么做,那么若是首先在国内发行稳定币,由于稳定币自由兑换的特性,很可能国内用户都不受控制的将人民币兑换成 U 再来使用(由其是美国在背后推动的话),那么流行的将会是 U 了,而我们的人民币则成了二等公民,这个风险不能不防。
对于第二个问题,如何推动人民币稳定币在全球接受和使用,我的看法是,中国作为最大货物贸易国,可鼓励在与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、东盟、非洲等伙伴的跨境贸易中优先使用人民币稳定币结算,并为采用该方式的企业提供税务、通关等便利,这当然可能是国家已经在做的事情。
还有就是将人民币稳定币打入数字货币交易当中,使其成为能购买 BTC、ETH 等主要稳定币,替代 USDT/USDC 的作用,打通各区块链协议,要完成这个过程,甚至可以招安赵长鹏啊,孙宇晨啊等币圈大佬,让他们顶力支持人民币稳定币,而人民币稳定币若又能直接在国内合法使用,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去用 U 的,因为 U 还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使用,毕竟多一次交易就多一次收黑钱的风险。有了人民币稳定币,义乌小商品外贸也会优先收人民币稳定币而不是 U 了,而洋人也会想办法去赚取人民币稳定币来支付货款,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稳定币的流行。
以上为我个人对于如何应对美元稳定币的随想,其中缺乏很多细节和更为严谨的思考,难免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地方。